江南又到梅旱季,但本年的梅雨好像分外凶狠。
近来,“长沙1小时下了54个西湖”相关论题冲上热搜。数据显现,长沙6月24日单小时总降水量达7.68亿立方米,据测算约等于54个西湖水量。此外,江西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贵州等区域的降水距平百分率超越终年50%以上,单个站点超越300%。
有网友称“小半个我国最近都‘泡’在了雨里”。本年的梅雨为何分外凶狠、它将继续多久、咱们又该怎么应对?
“暴力梅”上线
一般在每年6-7月间,长江中下游及江淮等地会迎来较长时刻的阴雨气候。因为这一时期正是江南梅子的黄熟时节,故称为“梅旱季”。在此期间,降水会集、雨量大、日照时数少,气候变得愈加不安稳并伴有必定极点性,是东亚区域独有的气候气候现象。
我国梅雨首要散布在江淮流域,西起湖北宜昌,东至华东滨海,触及上海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等多个区域。
依据气候部门监测,长江中下游区域6月17日进入梅雨期,江淮区域在6月19日入梅。进入梅雨期以来,广西、江西、江苏、安徽、贵州、湖南、浙江等地呈现继续性强降雨,多地呈现暴雨、大暴雨、局地特大暴雨的状况,湖北、湖南、安徽、浙江等地已晋级发布第一流其他暴雨赤色预警。
梅姑娘“变脸”,“暴力梅”上线。本年梅雨带来的降雨为何如此凶狠,且触及规模多在长江中下游区域?
中央气候台首席预报员陈涛表明,长江中下游强降水进程具有继续时刻长、降水强度大、强降水落区堆叠度高级特色。因为梅雨锋气候体系在江南北部到江淮之间安稳少动,因而降雨落区堆叠度高、继续时刻长,导致呈现大规模强降水。
因为副高边际西南暖湿气流旺盛,梅雨锋主雨带上易有中小标准强降水对流体系重复产生开展,导致局地产生短时强降水。
怎么应对?
“暴力梅”带来的继续性强降水,使多地面对严峻汛情。我国气候网发布音讯称,近来长江中下游至贵州、广西等强降雨中心区域,需重视雨情、汛情改变,警觉继续降雨或局地强降雨或许引发的山洪、中小河流洪水、地质灾祸等次生灾祸。
陈涛提示,安徽、江西、湖南、广西等地与前期强降水落区高度堆叠,居民需注意防备降水引发的地质灾祸,尤其是地质灾祸危险点邻近区域,要及时重视气候预报预警信息,以及山洪、中小河流洪水和各类地质灾祸等气候灾祸危险信息,做好防备应对预备。
健康方面,因为梅雨期间气候炽热、空气湿润,简单繁殖皮肤疾病、胃肠功能疾病以及呼吸道疾病等,因而在梅雨时节需注意室内防潮,防备食物霉变,做好个人健康防护。
后续气候怎么?
据我国气候网音讯,7月1日至2日,长江中下游至贵州、广西等地仍有强降雨,部分区域有大暴雨,当地需谨防山洪、中小河流洪水、地质灾祸的产生。
7月3日前后,跟着长江中下游等地降雨削弱,江南一带高温将显着增多,多地将迎本年以来首个高温日。上海、南昌将分别在4日和5日向高温线建议冲击。
据中央气候台估计,4日至8日,四川盆地、华北、黄淮等地的部分区域将有中到大雨,局地暴雨,降水较前期显着增多增强。
南边降水不断,北方却继续高温。近来,华北、黄淮及陕西、新疆等地正遭受高温气候。
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、我国气候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在承受媒体采访时表明,我国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为明显的国家之一,整体而言旱涝并存。依据气候部门猜测,本年或许涝重于旱。
周兵称,跟着季风雨带向北推动,华北、黄淮一带的高温干旱将在7月上半月得到缓解。但一起也需注意,南边旱季完毕后,或许会呈现高温伏旱,而长时刻伏旱会对农业生产、能源供应等产生影响。
作者:冯玲玲
来历:国是直通车